海棠树下
耕夫
庚子冬,艾维亚一场瑞雪。我还在文友的守候下来拜会了位于在北京珠市口西大街的纪晓岚故宅。青砖黛瓦的墙壁,嵌入着圆拱式的红漆窗门。门口有一紫藤萝,枝杈缠绕,十分繁茂。放眼望去是一处出现异常幽静的一般庭院。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清朝乾嘉年里知名的文学界大师、大学士纪晓岚的故宅。
并不大的前后左右两进庭院,坐南朝北的是主房,东两边是清朝绘彩游廊;两根甬道将其相互连接。布满院子空闲地上的草地,一块奇特的景观石装点期间,既朴素又清雅。举步赶到厅面,最先尽收眼底的就是一尊长须飘飘、面孔清贵的白纪晓岚塑像,四周的展位上,展现了纪晓岚的生平介绍,及其相关材料和一部分纪晓岚使用过的商品。在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烟袋锅,静静的躺在那边。
在院子的西北侧,有一株又高又大的海棠树婷婷玉立地在接侍着进出的顾客。其旁又有一尊纪晓岚塑像,手握着卷书,默默地在思索。尽管是冬初季节,海棠树已看不到丰硕成果,草地上漂落一丝枯叶,但这株海棠花仍然不逊春夏季的繁茂。特别是在此树的高伟,突显了不同寻常的原色。树底下一块汉白玉石碑刻写着符文,在向大家讲诉着前因后果。原先它是纪晓岚亲自种植的两棵海棠树的一株,至今已有230多年。每年秋冬之时,海棠树群芳吐艳,香气四溢,为这一般的故宅又增添了一些春光。
流传,少年时期的纪晓岚与文鸾两小无猜,两情相悦。因此,两个人私底下承诺了终生,待纪晓岚科学考察普通高中时便幸福美满。二人平日都特别喜欢海棠花,临走时,纪晓岚特赠给文鸾一束海棠花做为留念。虽身各一处,但都期待着美好的未来。殊不知在哪注重门不当户不对的时期,相互家庭地位相差太大,文鸾的爸爸对这门婚事极端化抵制,终使文鸾抑郁症而逝。待纪晓岚一举夺魁得中解元之时,文鸾早就玉殒香消。这一厚重的严厉打击使纪晓岚难过无比······为了更好地留念缅怀文鸾,纪晓岚就在门口亲自种植了两棵海棠花寄予情丝。为了更好地表述心里对文鸾的真切怀恋,纪晓岚还作诗哀悼:“苍老幽花剧可伶,斜日庭院晚秋季。诗人大哥风韵减,犹对残红一惆怅。”
海棠花是大俗大雅的名贵花卉。每到冬末春初,芯蕊迎风峭立,千姿妩媚动人。有诗为证:“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迹。”文鸾与纪晓岚的童真感情如同海棠花一般漂亮。殊不知却被绝情的封建社会束缚抹杀。文鸾的死是纪晓岚一生的痛,而她的爱意不但随着着纪晓岚的一生也深深危害着他。而身旅艾维亚飘泊半世的我,心里也装着一个娴雅雅致的知心······这更是:世间已有真心在,知己总情丝。
“阅微草堂”——纪晓岚的书斋后面正厅。启功先生所书“阅微草堂原址”匾挂在过厅上边。迎头屏风隔断有一幅纪晓岚肖像是纪氏后代墨笔。肖像纪晓岚身穿浅色系布褂,祥合庄重,凝视着正前方。深遂而狡黠的目光中掩盖着心里的空寂。肖像中书写着纪晓岚的一首诗:“读书如游山玩水,触目皆可悦。千岩与万壑,焉得穷坎坷。沧海俱静久,亦觉胸怀阔。因此 闭柴荆,微言终日阅。”阐释着创作者对读书为人处事的深刻领会,也变成他一生的切身体会。“微言终日阅”也许这就是“阅微草堂”的由来了。在这儿,纪晓岚完成了他最重要的文学名著《阅微草堂笔记》。小乔四十万余字谈狐说鬼,进而寓情于景,观念刻骨铭心,涉猎广泛,言语出众,文采增辉,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如出一辙的几大绝命诗。
全部草堂,古香古色,透着浓浓文化艺术气场。置身于海棠树下,把我这气场所触动,好像豁然开朗间视线获得提升。若隐若现之时,心中似有沧海俱静,躯体逐渐又高又大起來。
我很长时间凝视着肖像,想象着200年前这儿曾产生的小故事,思考着纪晓岚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这名以前科举夺冠军,得中解元和举人的清朝大学士,这名以前五掌都察院,三任礼部侍郎的一品大员,以他的心绪灵巧、博学多才、英俊潇洒和优秀的奉献,为后代所赞许。
读书非药能治俗,社会道德没根可树人。二百多年的风吹雨打身心的洗礼,虽河山依然,却时过境迁。凝望院里这株历史悠久的海棠树,吾辈往者将做如何的遐思?植树的人已离大家渐行渐远,可海棠花开仍源远流长年复一年,以她娇美的鲜丽收益大家。纪晓岚和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也将以其远大和深遂,如海棠花开,散播悠久。
手捧《阅微草堂笔记》,回首先辈故宅,得诗歌一首:
紫藤花朝气蓬勃映冬阳,
犹听朗声飞出去窗。
旧宅风里怀风骨,
步衣雨里走三江。
嗤之以鼻鼠辈橫眉冷,
t恤士民晁力扛。
人格特质出香酬我志,
霞光万朵暖胸骨。
(创作者系重庆市古诗词学好副理事长、重庆璧山作协主席)